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二不小心

永做第二,学会说不,保持年轻,真心做人

 
 
 

日志

 
 

统考是个故事  

2014-08-07 21:59:45|  分类: 北京小升初演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今天帝都中考的成绩被路边社统计出来的,资料不公布了,反正既不是原创,也不是权威。看这个成绩单子,我很感慨北京最牛高中录取分数线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示范校获得了。这可能令许多圈子内的人大跌眼镜。在中考群,我们对此议论纷纷,算是再一次感受到了拍案惊奇的无奈。我这里无意贬损任何名校,毕竟在68所帝都示范校里,都是高中教学的佼佼者,是我们一般人所仰望的地方,尽管这68所里也分了几个档次,但谁持牛角?我们甚至都猜不到足球世界杯冠军,又拿什么理由去妄断高中的排名呢?尤其又是在这么一个教育政策多变之秋。

家长的议论都是很直白的,他们说2014的中考圈子里都知道的一个秘密,就是比着放水,要不然怎么会一下子比去年高出了几十分呢。大概只有传统的双强区域还算正常,其他的区域就是放水大比拼,因为需要均衡,所以就被默许了。我很错愕这样的说法,因为刚刚关注这个事情,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传统。前几天我讲中考有N个分数线,就有朋友来质疑,说我少见多怪,今天大概又一次暴露我少见多怪。我一直以为中考是一个卷子的,要不怎么能叫统考呢!可是,一张卷子不意味着一个标准的。因为判卷子是分区进行的,主观题目还是有相当比重的,各个区县掌握的尺度也是难以监督,量化一致的。这可能是逻辑上必然的实际情况。我突然有点晕。

我们之所以迷信考试这个方式来选拔,就是因为觉得无论怎么说,同一个卷子,同一时间,同一个环境状态下的比拼,显然可以获得最大的公平。但如果这个考试,不是一个标准来评卷,那这事情就完全不对头了。我突然又意识到了我们认为最公平的高考,可能也早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高考分省命题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事情了,评分尺度显然也是各自掌握的,现在大学自主录取的权力也在不断松绑,那么我为什么还一直固执的认为,这个东西叫统考呢?不是同一个评分体系,甚至不是同一张卷子,那么统考这个词还有意义么?还有意思么?难道只是因为这是同一个时间的考试?这仅仅是第一个层面的含义。

我们后续的很多事情,都是建立在统考基础上的,比如分数线。正因为这种统考,我们才有定分数线的意义,但统考都不是那么的统一,分数线又有多少意义呢?况且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线还有N个,因为各种加分因素。各个学校甚至还有完全超越分数的招生手段。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考试呢?还要认为考试是一个公平的选拔方式呢?我突然想不通了。统考真的是一个故事么?这个故事连讲它的人都信以为真了。

 统考是个故事 - 二不小心 - 二不小心 
  评论这张
 
阅读(945)|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